深耕在地的行者–陶禪窯藝術中心

0
494

「陶冶性情」是指人因接觸美好事務而有益教化、端正品行。在陶禪窯創辦人蔡堃生老師與陳金蘭老師的身上,可以看到秉持著「捏陶的孩子不學壞」的堅持,用藝術教化無數的學子。

早在高中時,蔡老師就在鶯歌窯廠當學徒。早期學陶很辛苦,從基本的拉坯、上釉,到進窯溫度的掌控都是一門功夫。早期老匠師們多少都會藏私,自己摸索拉坯技巧的蔡老師過得並不順遂。但辛勤工作,誠懇與踏實的態度終於讓事情有了改變。一天,老師傅要蔡老師下班後留下來看他示範拉坯,並且囑咐「只會示範一次喔」!獲得老師傅認同並傳授功夫的蔡老師,在鶯歌學到了最扎實的基本功夫。

民國83年蔡老師與陳老師剛訂婚後,終於蓋了第一間窯廠。雖然當時經濟拮据,但透過恩師引薦,買下了成功工商淘汰的一批設備,雖然老舊,但終於有了自己的的電窯與拉坯機。

蓋了自己的窯後,蔡老師與陳老師一直都與中壢的幼教單位合作,進行陶藝教學。但蔡老師一直都認為所學有限,無法突破。想要再進一步的蔡老師重拾書本,最後與陳老師一同考取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。

回到學校的蔡老師像海綿一樣大量吸收知識,以往老師傅們視為秘密的技術與配方,在學校裡變成一串串的公式,讓蔡老師深深感受到知識整理的重要性,互相切磋才能持續進步與精進!

學術圈洗禮後的蔡老師開始更積極的推行藝術教育工作,在96年於龍岡國小旁打造了全新的藝術中心,讓更多的小朋友可以享受玩泥土的樂趣。蔡老師也接下大溪仁和國中技藝班陶藝課的指導老師。陳老師常說他們是「一人當選,兩人服務」。每次上課,蔡老師與陳老師都會一同出席。蔡老師擅長手做,陳老師擅長解說,兩個人搭配的默契極佳,這群學生因為接觸了陶藝開始有了變化,不但願意認真學習,個性也起了轉變。每次在進窯與開窯之前蔡老師會帶領孩子們祭拜窯神,蔡老師認為這就是在教育孩子們的價值觀,我們不應該只教他們技術,更重要的是端正他們的品行。以往技藝班的孩子們幾乎是被學校放棄的孩子,但現在想要進技藝班的學生比錄取人數多了三倍,每年要舉辦一連串的考試才能篩選出適合的人選,這群孩子們終於在主流教育之外找到一條新的出路。

默默在地深耕20年的陶禪窯,未來希望能從教育中心轉型為社區的藝術中心,讓空間能做更大的利用。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玩玩泥土,因為玩泥土是快樂的事情,每個人都可以在泥土中找回最初的赤子之心。

[box type=”default” size=”medium” title=”陶禪窯藝術中心” right_title=”網站連結” right_description=”陶禪窯藝術中心” url=”http://www.pzen.com.tw/” style=”arrow blue” ]地址:中壢巿龍岡路二段226巷42號 ║ 電話:(03) 468-5321  [/box]

陶禪窯

留下一個答复

請輸入你的評論!
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